原标题 :“80后”老总猝然离世……这病越来越年轻化 据多家媒体报道0后近日 ,老总离世基金圈传来消息
,越年泊通投资总经理卢洋于6月15日突发心梗离世。轻化 公开资料显示0后卢洋出生于1982年,老总离世北京大学应用数学专业理学硕士,越年拥有10余年证券投资经验 ,轻化以取得绝对收益见长0后据“泊通投资”官网,老总离世卢洋为董事长、越年首席投资官 。轻化 
据悉0后去世前两天 ,老总离世卢洋还在发布投资观点
。越年 6月14日,“泊通在投资”公众号还刊发着卢洋写的一篇《泊通周记》,文末署名为“卢洋 2023年6月13日夜”
。 
谨防心梗,注意7个指标 随着心梗年轻化的报道见诸报端,越来越多的中青年人开始惴惴不安并自问——我是否已在心梗的“突袭名单” 中? 记者曾采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心内科范虞琪医生,他介绍
,心梗主要包括以下8个危险因素:男性、吸烟、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饮酒
,肾功能不全、长期熬夜等 。当一个人身上的危险因素越多,那么发病概率就越高
。 在范虞琪看来
,中青年人群不但要养成每年常规体检的习惯,还要着重关注7项指标,即血脂 、血压、血糖、尿酸、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上述指标如存在异常 ,或将成为心梗袭击中青年的“利器”。 “对于有患病风险的人群 ,建议将低密度脂蛋白的血脂标准控制在2.6mmol/L以下。数据显示
,心梗人群的低密度脂蛋白每减少1mmo/L,死亡率将减少10%。”范虞琪指出。心内科医生可以通过指标来判断各人的心梗危险指数 。 范虞琪表示
,对于非高危人群 ,在相关指标出现异常时,可以先尝试改变膳食
、运动等生活方式
,并在三个月后复查 。对于复查指标仍存在异常的人群,应及时前往医院接受药物治疗干预
,通过降脂药物可以明显降低患者死亡率 ,减少心梗的发生可能
。 心梗前的最明显信号就是心绞痛 , 范虞琪用三句话作出概括: ■ 活动后胸痛 ■ 压榨性疼痛 ■ 休息后缓解 “若只有一种表现,则不考虑心绞痛;出现其中两种情况 ,一般称为‘可疑心绞痛’;三种情况同时出现 ,那么就是心绞痛了,应及时前往医院治疗,否则会进一步发展为心梗 。”范虞琪提醒 ,“由于糖尿病患者神经麻痹 ,很多时候胸痛症状不典型,因此更需要警惕
。” 当胸痛症状严重
,超过20分钟仍不缓解,并伴有大汗时
,应考虑心梗可能。 范虞琪指出 ,此时只需三步,即可获得及时 、高效救治
: ■ 患者取平卧位 ■ 紧急呼叫“120” ■ 转送至离家最近且具有胸痛中心资质的医院 范虞琪特别提醒,胸痛的原因很多
,不同原因的治疗策略完全不同,中青年人群切不可盲目模仿网上信息采取自救
,最终耽误心梗救治的黄金时间。 来源
:红星新闻微信、新闻晨报微信、中国基金报微信 、财联社微信、泊通投资公众号
、泊通投资官网 、每日经济新闻微信 |